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青海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强调“青海是稳疆固藏的战略要地”。不论是生态环境保护,还是民族地区发展,都离不开保障和改善民生这项牵动全局的基础性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青海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踏上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上高原,叮嘱我们要统筹好发展和民生,指出青海城镇与乡村、牧区与农区差别较大,乡村振兴要突出农牧民增收这个重点,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精准把脉、指明路径。青海农村牧区处于生态保护工作第一线,是社会治理最前沿,保护与发展并重,民族与宗教交织,乡村振兴内涵更丰富、意义更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好“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路子,在乡村振兴中奏响共同富裕新乐章。
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发展首位,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活力
良好的生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看“形”,从长远看“势”,为青海确立“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孕育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既是自然资源的宝库,又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我们始终站位全国大局,坚决扛牢生态保护这个最大政治责任,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全过程,不大干快上、不急功近利、不盲目冲动,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打造高原美丽乡村,以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固根本、利长远、惠全国。
一体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我们深刻认识到,青藏高原不仅对国家,甚至对全世界,都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在青海,怎么强调生态保护都不为过,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绿色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有力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成为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国家公园占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75.85%。农牧区作为生态保护的主体,不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也以朴素的生态观守护着自己和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共享国家公园红利。如今,国家公园内生物多样性稳定增加,藏羚羊从不到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雪豹超过1200只,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每年向中下游输送600亿至900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很多农牧民响应国家号召,为了草原离开草原,进行生态移民搬迁,融入城镇生活,医疗、教育、交通、住房等得到极大改善,也为生态保护腾出更大空间。今天的青海,三江源江河奔流、青海湖碧波荡漾、农牧区山水相依,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巩固,江源大地呈现出一派海晏河清、生机勃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景象。
坚持绿色转型,推进“四地”融合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但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必须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找准保护和发展的平衡点。着力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产业“四地”(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为牵引,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绿电、绿算等新兴产业带动作用不断凸显,建成扶贫光伏电站42座,7.7万户、28.3万脱贫群众拿上了“阳光存折”,村均年度收益达到30万元以上。“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的模式,不仅让荒漠生态系统得到了恢复,还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光伏饭”,养起了“光伏羊”。据统计,塔拉滩光伏产业园养殖“光伏羊”2万多只,年牧草产量达11.8万吨,年节约养殖成本720万元,帮助牧民实现了增收。塔拉滩的牧民笑着说,“以前种田没水、放牧没草,现在光伏产业发展起来了,羊也养起来了,口袋自然而然鼓起来了”。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持续守牢生态底线,以清洁能源、绿色算力、人工智能等作为打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联结耦合支点,构建“光伏+”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赋能乡村振兴。
健全体制机制,让农牧民群众享受生态红利。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持“自然为上、惠民为本”,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农牧民群众增加生态收益。创造性地设立了生态管护员公益性岗位,全省14.6万农牧民放下了牧鞭,当上了管护员,吃上了生态饭,从草原的利用者转变为草原保护者,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基层管护力量。许多管护员离自然最近,拿起了相机,拍摄了许多作品,在国际和国内一些大赛上获得大奖,展示了大美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昂赛乡的一位牧民,曾经主要靠牛羊养殖维持生计,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启动后,他当上生态管护员,并通过经营民宿参与生态旅游,年均收入增加了3万余元,生活的变化让他从心底里拥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青海,越来越多的牧民通过生态管护岗位和特许经营增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受益,越发自觉地倾心守护美丽家园。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拓展“两山”转换通道,建立农牧民广泛参与的大生态管护体系,把生态红利转化为群众福利。
二、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把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乡村振兴广泛汇聚力量
民族团结进步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民族宗教工作,指出“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强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青海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并存、多文化荟萃,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8个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9.47%,民族区域自治面积达98%,汉、藏、回、撒拉、土、蒙古等世居民族在高原大地繁衍生息、交融共进。我们以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前、作示范的责任感,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和各方面,发挥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综合效益,促进各族群众深度交往交流交融,培育乡风文明,把各族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提高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质效上升级加力。我们深刻认识到,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是推进青海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是加强区域协作、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平台。在进一步结合青海所需和对方所能上主动对接、整体谋划,聚焦全省25个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将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的62.3%和东西部协作资金的74.2%用于乡村振兴,推动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有力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援青省市援建的三江源民族中学、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等学校已经成为青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学子通过教育走出大山、走进名校。近两年,共有1.2万名学生在内地高中接受了更好教育,异地班本科上线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农牧民群众就近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全省人均寿命10年来增长了4岁。很多农牧民群众讲,有了医疗援青,过去州县医院看不了的病、做不了的手术,现在可以看了、可以做了。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完善帮扶机制,把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项目建设和感恩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各族群众切身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深刻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在各民族跨区域交往交流交融上搭建载体。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动青海各族群众“走出去”、吸引全国各地群众“走进来”是融入和服务国家大局、深入推进农村牧区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创造性地搭建“三交”的具体载体、具体抓手,把拉面产业打造成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典范,推动20万拉面人在境内外279个城市开办拉面店达3.3万家,达到百亿产值,一碗拉面拉出了乡村振兴的红火路,成为致富面、团结面、感恩面。把生态旅游作为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抓手,2024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实现收入191亿元,“古韵贵德之旅”“千年古驿?乐享平安”“走进魅力民和?体验厚重人文历史”三条乡村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促进全国人民与青海农牧民群众山水相连、情谊相通。深入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民和下川口村千亩桃林吸引全国游客在春夏节点前来赏花、采摘,户均年收入达4万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桃花源”。群众高兴地说,“跟着党和政府路顺心宽,好日子都有奔头咧”。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抓手载体,深入开展“三交”十项行动,以就业创业、项目投资、旅游交友等为切入点,拓宽交流渠道,以“三交”促发展,在发展中深化“三交”,答好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的“融合卷”。
在提升农牧区精神文明上靶向发力。我们深刻认识到,在青海,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要深入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加强农牧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我们不断深化感恩教育,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关心关怀传达到、宣传好,引导各族群众进一步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筑牢农村牧区意识形态阵地。紧贴老百姓生产生活,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多个一”抓手体系,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生活方式、精神情趣、思想观念更加现代化。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推进宗教界崇俭戒奢活动。在党和政府积极引导下,果洛查朗寺连续五年在清明节举办清明法会,一次能为群众节约1500元左右的支出,不仅满足了群众信教需求,而且减轻了信教群众宗教负担,还在宗教活动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科普宣传,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等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生活富裕作为指挥棒,在乡村振兴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实现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和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来青海考察,每到一个地方,心中最牵挂的是各族群众,看的问的最多的是群众生产生活,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对青海来说,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牧区、民族地区。青海乡村振兴不仅是社会工作,更是政治工作,必须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办。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发展机遇和民生工程,突出农牧民增收这个重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好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切实把好事办好、办在群众心坎上,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
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深刻认识到,青海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付出更多努力,必须全力以赴持续推进。狠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一书一单一承诺”、下延上管、定期调度、暗访督导等措施,与脱贫人口增收等硬指标较真碰硬,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202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14元,增速比全国高0.3个百分点,在全国考核评估“好”的等次中排名第三。积石山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统筹工作力量,紧急开通监测帮扶“绿色通道”,快速发现识别因灾出现基本生活困难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村群众,将其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为灾区1764户因灾遇困群众发放急难型临时救助金731.91万元,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扎实做好积石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帮助灾区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重建美好新家园。2024年元旦和春节,集中安置点的群众自发升国旗、唱国歌、挂党旗,发自内心地感恩党中央、拥戴共产党。下一步,我们将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前提,不歇脚、不松劲,紧盯应纳尽纳,提升动态监测及时性和有效性,紧盯政策落实,做到应帮尽帮,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深入推进农牧民群众就业增收。我们深刻认识到,就业是民生头等大事,要聚焦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就业扩容提质,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外出就业和“家门口”就业并重,多措并举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创业,优化环境、强化保障,让广袤乡村成为就业“新阵地”。我们聚焦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把增加就业、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为主攻方向,将年度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的66%用于乡村产业发展,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配套完善拉面、青绣、食用菌、枸杞等特色产业政策举措,带动农牧民勤劳致富。2024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55元,同比增长7.7%,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牛羊肉、三文鱼等传统产业基础性作用不断夯实,青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青稞加工基地、有机枸杞生产基地、冷水鱼生产基地。全国每3条三文鱼就有1条来自青海,冷水鱼造就了“热产业”。共和龙羊峡库区三文鱼养殖面积达455.5亩,养殖年产量约1.2万吨,年销售产值6.5亿元,为当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龙羊新村的搬迁群众笑着说,“原先家里就是种地的,以前连娃娃的学费凑起来都费劲,后来加入三文鱼企业,每个月算上各项补贴,能拿一万多元”。下一步,我们将牢牢把握就业和增收两个关键,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做好增链补链强链工作,打破区域和行业壁垒,推动政策、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聚集,促进农牧民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深入推进“三农”领域改革。我们深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把好政治方向,必须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我们着力破解乡村振兴面临的诸多难题,稳慎推进农村牧区改革重点任务。以管好用好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保障和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为前提,着力优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以科学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为先导,实行国土“一张图”管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自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来,坚持“先行试点、分批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确定耕地面积845万亩,涉及71.08万户农牧民,确权率达到99%,颁证率达到96%,为农民群众“确实权、颁铁证”。改变乡村振兴“撒芝麻盐”的做法,以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提升县城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通过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集中,引导人口向城镇聚集,走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下一步,我们将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激活人才、土地、信息等各类要素创新活力,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前提下顺应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不断完善并赋予经营体制新的内涵和长久制度活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增添农村牧区发展新动能,夯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作者系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本文发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4年第9期)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4年第9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