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元4个小时快餐电话_快餐300元二小时_300元快餐不限次数qq

文章详情
城院首页

着力推动党的思想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融合

d8afc97dccc876c8272530c641ec3a44.jpg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政党,党的建设诸多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国有企业必须自觉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党的思想建设注入内容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营养。

“第二个结合”为推动党的思想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融合提供理论依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内涵。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思想建设和中华优秀文化贯通融合是“第二个结合”的鲜明体现。

一是有助于推动理论武装的长效化常态化。中华民族是重视学习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学习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包含的教育和学习理念对强化理论武装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名句,都强调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长期的任务,必须做到锲而不舍、循序渐进。《荀子·劝学》中“学不可以已”“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名句,强调学习不可以停止、学无止境,需要不断积累、积少成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与学习的理念和党的思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的要求高度契合。善于学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对于政党来说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是一个政治组织,政治性是其根本属性。这就说明,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不能把学习作为一般的学习,必须将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二是有助于实现理论宣讲的通俗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凝聚人心的学问,需要贴近群众、与群众生活相结合,只有实现通俗化、大众化才能深入人心,被群众理解接受,否则就会曲高和寡、高高在上,就会理论与现实相脱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积淀,深深植根中国人的内心,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以通俗化的形式、大众化的风格,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群众头脑当中,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认知,从而形成强大的实践力量。“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通过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触及思想、浸润心灵的话语,就能够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而使理论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

三是有助于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宋代朱熹说:“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如果只是指导理论而不去做,那么学与不学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明代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认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修身治学之道,要反对学非所用、用非所学,这与我们党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是相契合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着眼点,决不能坐而论道、凌空蹈虚。”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真正把党的创新理论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牢牢把握党的思想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融合的契合点

“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百年大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学无止境”“知行合一”等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高度契合。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是思想路线与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词,是毛泽东同志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礼记》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说苑·政理》中“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等经典名句,都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实事求是还要求读书人关注现实问题,将功夫用在治国安民上。国有企业要自觉坚持和运用这一思想方法,敢于从实际出发研究和解决问题,善于以理论联系实际制定指导企业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把实事求是贯穿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二是理论学习与崇学重教。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如此重视学习和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继承了中华民族崇学重教的优秀基因。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重视学习和教育的有关内容浩如烟海,例如,《学记》中的“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诫子书》中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学习和教育方法已经在思想建党的实践中得到了丰富、拓展和深化。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器”,更应全面加强理论学习,为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打牢思想基础。

三是党性修养与修身养性。党性修养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党员不是天生的,党性不可能与生俱来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修身养性是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是极具传统文化内涵的概念。古人“修齐治平”理念首先强调的就是修身,无论是“吾日三省吾身”“人皆可以为尧舜”等名言,还是宋明理学、阳明心学等学说,都强调了修身养性、建立本心的重要性。同样,党员的党性修养着重强调自我行为要求,要求具有内在的自我驱动。国有企业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必修课,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推动党的思想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融合的实施路径

只有始终坚持把武装头脑、理论学习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才能把百年大党建设成为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充满朝气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一是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涵养企业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等,集合道德文明与思想精神。从管理思想角度出发,儒家倡导的“以人为本”“仁者爱人”、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治”等皆可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国有企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为国奉献、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切实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是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强化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这种性质决定了其无法脱离人所处的整体文化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思想养料。国有企业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有效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

三是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培育道德风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是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刻地渗透到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之中,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国有企业要积极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针对性开展诵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书法绘画展览、传统技艺或非遗文化体验等活动,不断滋养干部职工精神气质。

四是融入党员队伍建设,坚定理想信念。中华民族是极富理想的伟大民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整个民族不断为理想而奋斗的历史。这种理想主义传统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优秀文化基因,成为促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文化条件,也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始终胸怀伟大梦想的政党。国有企业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党员日常学习教育,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培训等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始终不渝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

五是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国有企业跟党创业、为党奋斗,要始终牢记企业姓党、企业为民,站稳人民立场,有效发挥保障人民共同利益作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相贯通,国有企业要始终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使命,将生态文明理念践行到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进一步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发展之路,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当好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作者系中国华电集团党组副书记)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者:祖斌